天氣一天熱過一天。街上的小伙姑娘們穿得越來越清涼。不過,要注意啦,夏季皮膚裸露在外較多,被各種小蟲子叮咬的概率也會增大。
隱翅蟲是最常見的攻擊者
“進入夏季以來,我每天都要接到五六例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病病例。”漳州市一醫院皮膚科陳醫生說。
陳醫生介紹,隱翅蟲的外形幾乎和螞蟻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多了一對翅膀。隱翅蟲本身對人體的叮咬并不會致病。導致患者皮膚過敏的真正原因是,人們拍死附著在皮膚上的隱翅蟲后,隱翅蟲尸體里的分泌物會讓人體的皮膚形成條索狀的水皰,并導致糜爛。
因此,對于正在叮咬你隱翅蟲,最穩妥的辦法是,輕輕用手指彈走它,而不是拍死它。
沒有蚊子不喜歡的血型
夏天的夜晚,最讓人心煩意亂的就是蚊子的“嗡嗡”聲。過敏體質的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膚會出現紅色斑點,更有甚者,還會出現水皰等癥狀。
不過,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招蚊子喜歡,而另一些人則不然。有傳言說蚊子等蟲類最喜歡四種血型中某一種,因為這某種血型的血“味道”最對蚊子的胃口。對此,陳醫生表示,這一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都是大眾雜志上這么傳來傳去的,正規的學術期刊上,從來沒有看到過有論文提出這種說法的論據。”
螞蟻也能傷人
7月中旬,家住漳州市薌城區鐵路新村小區的吳先生被家中的螞蟻咬了一口。粗心的吳先生起初并沒有在意,豈料過后幾天連續都遭螞蟻的“襲擊”,被叮咬皮膚多處出現暗紅色斑丘疹,癢痛難忍,遂到漳州市疾控中心咨詢。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科對吳先生的病情進行了相關處理。吳先生后來委托本公司的技術人員到其家中進行了現場調查和殺蟲工作。
被昆蟲叮咬了怎么辦?漳州明潔滅鼠除蟲有限公司趙經理介紹,一般情況下,在家中用肥皂水或者5%的蘇打水清洗傷口即可,還可以在傷口處涂抹一點抗過敏的藥物,但如有嚴重過敏反應或者出現全身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尤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如發現有蟲叮咬,附著在身體上,應立即用驅趕或用鑷子等工具將蟲體除去,不要直接用手摘除或用手指捏碎,防止蟲體和毒素進入體內引起再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