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登革熱 市民應學好滅蚊技巧
東南網漳州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蚊蟲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染源,所以杜絕伊蚊孳生,做好家庭防蚊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有效措施。就如何滅蚊蟲,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蔡茂榮專門為市民做了指導。
蔡茂榮介紹說,市民家庭中常常會有許多小積水,往往被人們忽視,而這里正是蚊蟲的主要孳生地。如種養水生植物的花盆,花盆托盤,貯水池、盆和缸,閑置瓶罐、菜壇和花盆,舊輪胎,塑料薄膜、一次性杯及飯盒等垃圾,水溝,水坑,樓房雨水溝,樹洞,石洞,飲水機的水盤,鳥籠的飲水器皿,遮雨的塑膠布等。“主要是就是一些小水體,就是我們房前屋后,或者景觀的積水把它消除非常關鍵,不必要的水體消除就可以最大限度控制蚊蟲繁殖問題。”
因此,家中的水養植物應3—5天換一次水,換水的同時要注意沖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蟲粘在上面繼續繁殖。假山水池、荷花盆、蓮盆等積水無法清除時可采取養魚等方法,杜絕蚊蟲滋生。
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蔡茂榮介紹,在滅蚊方面,廣大居民要積極配合愛衛辦做好“滅四害”活動,自行消殺時應盡量選擇環保化學藥物進行消殺,“如果蚊蟲比較多時用一些化學滅蚊劑,雷達、黑旋風等,減少居家蚊蟲叮咬,控制登革熱的流行很大程度是跟我們居民的共同參與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