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5
一、公共物體表面
門把手、電梯按鍵、扶梯把手、稱量工具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每天定期清潔消毒。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墻壁等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中高風險地區應當增加清潔消毒頻次。拖布和抹布等保潔用品應當專區專用,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后及時清洗干凈,定期消毒處理。
二、攤位、檔口
攤位經營者應當履行“一日一清潔”等要求。市場開辦者對批發檔口進行集中統一清潔消毒。維護好門前公共設施的完好整潔。場內經營者在專業人士指導和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 每天營業后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做到地面無污物、無污水等,下水道暢通,定時沖洗,排水溝內清潔,無積存淤泥、污物。中高風險地區,應當適當增加消毒頻率。
三、加工工具
砧板、刀、剪刀、刮鱗器、絞肉機、鋸(切)骨機等、稱量工具及盛裝容器等,保持清潔衛生。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必要時進行全面消毒。
四、冰箱(柜)
保持冰箱(柜)外表面清潔,定期清理冰箱(柜)內部。清理時將冰箱(柜)內物品清空,斷電、恢復至室溫,冰箱內
表面可用醫用酒精或 2000mg/L 季銨鹽類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鐘后,用清水擦凈。
五、廁所
加強廁所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設置專人保潔,增加地面及衛生潔具的清潔消毒頻次,對外溢污物及時清理,保證排污管道暢通。保持衛生間地漏有效水封,防止有害氣體或氣溶膠溢出。配備足夠的洗手設施,有條件時可配備洗手液。對于非水沖式廁所,及時清運糞便,并做好無害化處理。
六、給排水設施
應當有完善的下水道,并保持暢通。具備條件的,應當接入城市污水管網,進行污水集中統一排放,不具備條件的,應當集中設置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排放標準應當符合相關環境評價報告要求。地面和下水明溝無污水積水、無淤積物。應當配備地面沖洗水龍頭和消毒設施,用于污水的沖洗消毒,污水排放應當符合相關規定。
七、重點區域
禽畜肉區、水產區、熟食區應當有自來水龍頭,有洗槽、排水溝和下水道,地面平整,全面硬化。經銷活禽的應當有固定金屬籠架和水沖式設施。活魚交易與宰殺分離,水產品交易區與分割加工區分離,均實施物理隔離。每批宰殺結束后,應當沖洗場地一次,保持衛生整潔,產生的垃圾應當及時處理。水池內無污物積存、殘留,水龍頭保持清潔。
八、手衛生設施
市場出入口處應當配備速干手消毒劑,張貼明顯洗手提示,
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備,或配備洗手設施,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九、室內空氣流通
在溫度適宜時,盡量采用自然通風,或使用排氣扇加強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應當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定期對送風口和回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十、垃圾收集清理
市場內應當配備果殼箱、垃圾桶等衛生設施,保持清潔, 定期消毒。配備專用加蓋的廢棄口罩收集筒(箱)。市場應當設立集中、規范的密閉垃圾站(房),垃圾全部實行袋裝化、桶裝化,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當采用密閉化運輸, 不污染道路和周圍環境。
十一、病媒生物防制
安裝防蚊防蠅裝置,堵洞抹縫、處理管井防鼠,及時清理積水、垃圾、雜物,對垃圾堆放地、污染物處理場所進行滅蟑滅鼠。
十二、貨物運輸環節
運輸工具在轉運后及時清潔消毒,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時間 30 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十三、加強手衛生
工作人員在處理和擺放水產品、肉類、熟食品、果蔬等貨
品時,或雙手觸碰過貨架、扶手等公用物體等情況下,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顧客盡量減少觸碰門把手、貨架、攤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觸摸后需及時進行手衛生。離開市場后應當及時進行手衛生。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干手消毒劑。
十四、污染物處置
市場內有嘔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等污染物時,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劑小心移除。地面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劑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圍可能污染的表面。處理污染物時應當佩戴手套和口罩, 處理完畢后及時進行手衛生。
十五、出現病例后的處置
當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流行病學調查,并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市場進行終末消毒, 如有空調通風系統,則同時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十六、關閉市場后的處置
如因疫情原因關閉市場的,應當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專業指導下,封存市場內被污染的食品、用品等物品,對市場環境進行消毒,對相關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物品在未處理前,
應當保持市場內冰箱、冰柜等冷凍冷藏設備正常運行,以防止
物品腐敗變質及可能的污染物擴散。